乡风之美才是美丽乡村的点睛之笔
乡风之美才是美丽乡村的点睛之笔
2017-11-25 18:05  点击:165
[摘要]  不久前柯桥,吸引了全省新农村建设关注者的目光,来此参加全省美丽乡村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的嘉宾,惊叹于新末庄、香林村、棠棣村等美丽乡村的惊艳之美,省农办副主任邵峰认为这三个典型村代表了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的最高水平。  清水环绕,绿树成荫,白墙黛瓦,文化长廊与农家书屋俱在,道德讲堂与文体活动室齐
  不久前柯桥,吸引了全省新农村建设关注者的目光,来此参加全省美丽乡村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的嘉宾,惊叹于新末庄、香林村、棠棣村等美丽乡村的惊艳之美,省农办副主任邵峰认为这三个典型村代表了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的最高水平。
 
  清水环绕,绿树成荫,白墙黛瓦,文化长廊与农家书屋俱在,道德讲堂与文体活动室齐全,这就是鲁迅笔下“未庄”之现实版。新未庄的新面貌很自然地令人想起鲁迅在《故乡》里对绍兴农村的描述:“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萧索荒村,毫无活气,这自然皆成过去式,不仅新未庄令人刮目,香林村、棠棣村的古迹保护、文化传承、环境改造、乡愁留驻都无不成为新农村的新标杆。
 
  美丽乡村的概念,始于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时。10年光景,沧桑巨变,水乡绍兴的新农村建设进程发力之劲、耕耘之深、质量之高已领跑全省,经济发展带动乡村建设,城中村改造促转农村社区,有能力建设、会规划建设,既有传承又有创新,既能富民又能美村,基本具备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美丽乡村要素。
 
  乡村之美在于环境之美、人文之美、乡风之美。毫无疑问,在农村经济高度发达的当前,在乡村旅游日渐红火的眼下,砸钱打造硬件之美已非难事,保护古迹传承文化也有共识,最难之处实在于“由内而外的美丽”,内涵之美与乡风之美才是美丽乡村的点睛之笔。
 
  这次现场会的各路嘉宾亦是走马观花,虽然对绍兴的美丽乡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我们关起门来自省一下,乡风之美或与村容之美还有一定差距,一些由来已久的乡村陋习与不文明之患仍然存在,移风易俗不是砸钱能够完美解决的,改变陋习也不是硬件之美可以约束的,特别是有些农村民主管理的缺失,村级政治生态的畸变,给美丽乡村建设抹上了一缕暗色,也与“美丽”两字格格不入。
 
  美丽乡村建设,除了青山绿水之美,更该关注精神风貌之美,当一个个农村里的城市拔地而起时,广袤的农村更需要来一场广泛深入的精神文明建设,来缩小城乡文明差距,缩小农村软硬件差距,缩小村容村貌与人文风貌的差距,让每一位农村里的居民都散发出新农村的文明新风。补硬件短板易,固软件短板难,尽管我们有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功的经验与模式可以移植,但农村文明建设自有其特色与难点,需要我们结合实际研究对策,和风细雨地长吹文明之风,根除乡村陋习。
 
  在给美丽乡村画上乡风之美的点睛之笔的同时,也要看到美丽乡村建设的不平衡,新末庄、香林村、棠棣村既是全省的标杆,也是绍兴的典范,要及时总结“美丽经验”,由点而面推广样板,树立一种“没有最美只有更美”的进取意识,强化整体规划,缩小地区差距,打好发展农村经济、做强乡村旅游、推进旧村改造、保护文化传承的组合拳,亮出富裕乡村、人文乡村、美景乡村、文明乡村的美丽牌。
 
  (作者单位:绍兴市汽运集团)
 

首页

评论

分享